马原毛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 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绪论—马克思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 科学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背景(实践与理论)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时代产物:19世纪40年代 / 1840
马哲马政经科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辫费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思密达
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胜立欧
- 间接理论来源:
- 细胞学说
- 生物进化论
-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产生标志
《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发展
发展1:列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内涵
马克思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方向和道路)
理论特征
科学性
- 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不但揭示了规律,而且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不断发展。
实践性
革命性
- 彻底的批判精神
- 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人民性
发展性
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以为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理论品质
马克思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社会理想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经阶段)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根本方向)。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 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
- 教条主义: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书本理论。
- 经验主义:没有按照具体情况,按照先前经验。
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 关于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有机统一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原理?
-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辨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有哪些鲜明特征?
-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
-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的认识工具
-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 观察当代世界的认识工具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A
B
B
A
B
物质,不依赖于感觉存在,通过感觉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一切物质的共性)。
C
A
C
C
C
A
B
客能史
D
D
D
D
D
趋势优势人民
D
A
C
B
A
C
矛盾的基本属性
A
C
B
D
A
C
B
B
A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B
D
B
B
A
D
C
否定偶然性的存在:机械决定性
A
A
B
D
D
D
A
B
A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最突出表现)
B
A
D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思想路线的核心
D
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实践认识作用
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D
C
C
D
感知表
概念判断推理
C
A
B
C
D
实践认识实践
D
相对性:发展、与时俱进
真理的三个属性
D
B 易错
B
A
D
C
C
D
关系=>对立统一
指导实践、再认识、教育激励
A
D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D
D
D
C
B
D
D
艺术、哲学属于意识形态
7/8/9/10/11
2/3/4/5/6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
D
决定性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
A
5生3人4G
A
C
D
B
8/9/10
暴力革命为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改革: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 / 劳动。
人的作用(简答):
英雄史观否认了群众的决定性力量。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根本错误在于否定了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先进思想 核心 促进推动作用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肩负使命 指明方向道路 代表人民的利益 胜利和成功
交换 / 属于不同所有者
C
价值是最本质因素。
D
A
具体劳动
C
D
D: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一定是必要劳动时间,不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波动的是价格,供应求,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
没有改变生产效率
C
社会总产品:物质资料总和。
C
C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还有监督权、财政权
毛概
“七一”讲话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现在已成为全社会的热潮。
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总结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十分亮眼:
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四个历史阶段,作出了四个伟大贡献
四个历史阶段,贯穿着一个精神之源
四个历史阶段,归结到一个不变主题
九个坚持:
-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 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 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伟大建党精神: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质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原因:
-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方向、命运。
-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保证。
- 党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
党如何确保总览全局协调各方: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一带一路”核心内涵: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 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为什么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根植历史,更面向未来。
- 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
- 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 运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如何构建命运共同体?
- 政治
- 经济
- 文化:共商共建共享
- 生态
- 安全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
如何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如何做的问题考简答)?
- 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如何做的问题)?
- 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然选择。
- 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宽、范围广、内容多。
- 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怎么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简答)
- 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 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
-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 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
- 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为什么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
- 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
- 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
- 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历史的必然
- 国家性质
- 基本国情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 人口规模巨大
- 共同富裕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走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何认识)?
- 现代化是一个有 机统一体,不可分割。
- 是一个有 机统一的系统工程,既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 重要制度,又要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把我国制度 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还要在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上狠下功夫。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观题)?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内容)?
- 第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第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第三,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 第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措施)?
-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第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 第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第五,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做的问题)?
-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简答)?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 娃抓起。
-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 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 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 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如何实现这一根本制度?(简答)
- 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
-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灯火阑珊